新教育实验苏州市首届明师班第四次研修第三阶段“叶圣陶思想进课堂”教学展示明校一组活动纪实
为推进新教育实验,赋能教师专业成长,9月11日,新教育实验苏州市首届明师班第四次研修第三阶段“叶圣陶思想进课堂”教学展示明校一组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专业引领、实践生成、共同成长”为宗旨,通过多元课堂观摩和深度研讨,展现了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新样态。
课堂观摩环节,韩轶老师执教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课前,她带领学生学习单元导语明确目标,借课题关键字引导提问、猜想老屋特点,营造主动探究氛围。学生依托文本语段与插图,借助言语支架理解预测方法;随后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习得预测方法,让学生既掌握了预测技巧,也体验了阅读的乐趣。
唐春官老师执教了《“倍”的认识》。唐老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成功引导学生走上思维自得之路。课堂伊始,创设“抱团团”游戏,让学生在“抱一抱”、“数一数”的活动中逐步领会“标准量”(每份)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精准把握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数学活动;在小组讨论与教师的精准引导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更有效提升了其数学素养与合作探究能力。
肖芳老师执教了大班科学课《怎样浮起来》。肖老师准确把握大班幼儿的学情,提出具有认知冲突性的问题来引发幼儿对物体沉浮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整个活动设计逻辑层次严密、清晰,引导幼儿在迁移、运用已有经验的过程中生长出新的经验。幼儿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不仅理清了科学实验的思路,也建立起认真专注、坚持不懈、敢于面对挑战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陈春明老师执教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一课。陈老师以“历史列车”为主线,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深远意义。整节课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情感充沛、史料丰富,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化价值引领,是一节富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道法课。
课后,与会教师围绕课堂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四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与核心问题来驱动学习;在充分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多元对话与思维碰撞;并巧妙融合多学科知识,善用技术赋能,使学习过程更加开放、生成与高效。课堂同时注重情感浸润与过程性评价,在持续的反馈与调整中,不仅关注知识的建构,更促进了学生个性的舒展与全面发展。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未来,新教育明师班将以更丰富的形式、更深入的研究,以人为本,深耕课堂,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一审一校:周枫 二审二校:李新杰 三审三校:韩轶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