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教师】锚定课程成长标,携手共绘教育景——记园区三实小管理者成长学院系列培训
教育之路,需群策群力;课程创新,要上下一心。4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的五楼会议室里,一场集思考与创新的管理者专题培训火热开展。副校长沈颖娟以《目标共识,行动一致》为题,带领管理团队围绕“课程周”展开深度专题研究,为学校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培训伊始,为了让全体管理者对“课程周”项目设计更贴合学生需求,真正助力孩子成长,沈颖娟副校长巧妙借助俞正强校长《梦想领袖,补孩子一个儿童世界》报告,抛出关键问题:“课程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点燃了现场讨论的热情。经过热烈的思维碰撞,全体与会管理者达成一致共识:“课程周”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将学习的主动权、时间的自主权、童年的快乐以及成长的空间归还给孩子,让老师从主导者转变为支持者,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充满童趣与探索的儿童世界。
目标明确后,沈校又引导大家聚焦实际操作层面,提出第二个关键话题:“以往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今年的改进方案是什么?”管理团队依据“人机环料法”,对前两届“课程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从人员安排到设备保障,从环境创设到课程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此外,为了更好地做好课程周的支持与服务工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通力合作,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上海新纪元学校李海林校长的《从管理到服务,学校各职能部门需要一张新的工作地图》。沈颖娟引导大家深入探讨如何将服务理念融入到“课程周”项目设计和服务保障的各个环节,以全新的管理视角,重新规划工作方向与流程。
活动最后,副校长潘小军对课程周提出了具体实施要求与提醒,所有管理者在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给孩子们一个有意义、有成长的课程周;要靠前指挥,提前预估风险和问题做好活动预案;秉持管理中坚守的责任人与合作者理念,作为管理者同时也是项目的实施者走在项目的中间,看到项目的全貌;注重活动的成果意识,学科成果与学生个人成果相结合,既看到茂密的森林,也关注每棵“小树”的成长需要。
此次管理者成长学院培训,不仅让管理团队在“课程周”的目标上达成高度共识,更凝聚了众人的智慧与力量,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清晰方向。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协力下,本届“课程周”活动定能绽放出别样光彩,为孩子们带来一段充满惊喜与收获的难忘学习与成长之旅。
一审一校:王玉乾 二审二校:沈颖娟 三审三校:韩轶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