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 幸福启航
——园区“小幼衔接”课程研讨活动在三实小举行
9月22日,苏州工业园区“小幼衔接”主题研讨活动在第三实验小学举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先生到会指导,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夏静怡女士、各学校骨干教师代表1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观摩教学悟方法
活动伊始,与会老师们观摩了两位老师适应性课程展示。陈强老师以《新的规范我了解之遵守校园运动安全》为主题,充分运用生活化的场景,以直观的视频、简洁的指令,充分激发了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的真实训练场景,让孩子们增强了运动安全的意识、了解了运动安全的规则。
周晴老师以《好的习惯我养成之学会倾听与发言》为主题,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运用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倾听的重要性。会倾听,会发言,学生们在一个个真实的课堂情境中享受到学习活动的乐趣。
情景表演展成果
活动中,刘洋、查晓丹两位老师以情景剧的方式展示了衔接课程给孩子带来了变化与成长,给老师带来了指导与方法,给家长带来了欣喜与期待。
场域参观品特色
随后,老师们走进了一年级教学区参观场域。地面、墙面、玻璃等场域立足一年级学生特点,展示了幼小衔接课程的设计意图。益智的地贴跳格、有趣的墙壁涂鸦、思维创造的积木等,鼓励孩子同伴合作、动手游戏,顺利渡过入学适应期。
共同研讨享经验
场域参观后,园区第三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顾超进行了《儿童立场建构幸福起航的实践路》的主题分享,学校通过建设有趣的小幼衔接场域、编制可用的小幼衔接课程、开展有效的小幼衔接课程,从学校、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系统化推进、结构化衔接和全员化参与,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入学适应期。
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潘淑莉进行了《儿童视角,构建小幼共通的“星巴克” 》的主题分享,展示了园区二实小在小幼衔接中创设顺应儿童身心、生理发展规律的环境和场域的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在入学适应期能够更快乐、更幸福。
专家引领指方向
最后,虞永平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小幼衔接活动的成效,赞扬了学校在小幼衔接课程中的思考和实践。并向全体教师提出了灵魂三问:我是否了解每个孩子的适应情况;有没有和每个孩子都做过交流;为了孩子的适应,我作出过哪些改变。虞教授指出:我们要紧扣教育部文件,明确教育使命,研究儿童行为。入学适应是小幼衔接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做到四个适应:生活适应、老师和孩子双向适应、家长适应、学习适应。我们老师要牢记两个核心:蹲下身、贴近心。专家的指导,引发与会教师的深入思考。
夏静怡主任对各学校在小幼衔接方面作出的思考和实践表示充分认可,她指出:小幼衔接是小学必须探索和实践的道路,要以儿童为本,蹲下身子倾听和了解每一位孩子,做一个会思考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建设贴近学生、适合学生的校本、班本课程,在小幼衔接的实践中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
小幼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奔赴。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园区三实小将持续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不断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的协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审一校:杨佳兴
二审二校:潘 卫
三审三校:沈颖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